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西螺映象之二──捷發乾記茶莊

           西螺延平老街由聚集、發展、沒落、保護(留)、社區營造、活化,有太多故事可講;我不是學歷史,也非學建築,無法用專業文史的角度來報導,也無法用建築的專業美學來陳述;對西螺老街而言,我僅能以觀光客欣賞的角度來看它,還有用相機來作紀錄。
     
        一般人在逛西螺延平老街時,大概都是走馬看花,拍照存證。或拿著旅遊導覽資料按圖索驥,快速找到各景點,尤其是名產、美食,最吸引人。其實,到了延平老街如果不走進捷發乾記行,那就像入寶山竟空手而回了。

        這棟座落在延平街和文昌街丁字路口的老屋,除了屋主許家曾因經營茶行而輝煌騰達,從外觀甚難看出它的功績,進入一看,真的讓人嘖嘖稱奇,.......

                                                                       
   
        鐵製的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招牌和門口的特展海報一直向觀光客招手,可惜的市民口觀望拍照的人多,進去參觀品位的人少,反倒是對街口的琴連碗粿門庭若市。


        捷發茶莊的的創辦人許金先生(1874~1944),年輕時自福建泉州來台經商,到西螺現址落腳開店,取名捷發乾記茶莊。當年賣的是福建的武夷茶和台灣的南投、台北的茶葉,也兼賣文房四寶,和洋紙、四書五經等漢冊。進門可明顯看到各類茶葉罐的擺設,也可讓人感受到八十幾年前生意興隆的景象。



          近二三十年來西螺商業區早已轉向西南方向發展,延平街東區含東市場歲逐漸沒落,捷發乾記茶莊的生意也大受影響,許家子孫也因而遷移往外地發展,直到1989年第三代許文明先生因轉行而結束茶莊的營業。許家人雖離開西螺,但仍把此棟歷史建築完整地保留下來,甚至無償提供給螺陽文教基金會使用,除了保存此歷史建物外,並讓茶莊成為文史保留的基地,也讓延平老街的社區營造更具指標作用。
        

        經過整修後茶莊成為西螺老街文化館,大廳前高掛“螺陽文教基金會”的招牌,錢櫃上不再擺帳冊,放的是觀光導覽圖、旅遊圖等玲瑯滿目的資料供人取閱。甚至備有語音導覽設備供人免費借用。


        茶莊的主建築物分為前、中、後棟三座,前棟建於1935年,外觀看來是二樓洋房,但內部卻以木料隔成三層樓,三樓放置許多當年使用過的家具、農具、木浴桶、嬰兒搖籃等物工人參觀,二樓是主題展覽館,參觀時正值”大橋推手──李應鏜特展”,李先生當年如何奔走各方,如何說服兵荒馬亂的政府當局,最後爭取到美援,始能使大橋興建,進而完工通車,他的故事被寫在西螺的歷史內,在展覽室還蒐集他用過的文案,各式各樣的紀錄簿,來彰顯他對西螺的貢獻。


 
                                                     二樓展覽李應鏜先先生如何為地方服務,勞心勞力,
                                                      最後積勞成疾,竟不幸49歲便病逝於西螺





前棟和中棟之間有天井採光,也種盆景綠美化。


  


                                                         中間棟大廳展示當年捷發乾茶莊的帳冊、文書等資料


                中間棟大廳展示當年捷發乾茶莊的帳冊、文書等資料,也有老屋的設計圖,看當年用毛筆端正所記下的帳冊、文書資料時,那種一絲不苟的精神真令人感佩。
        兩側房間早年為製茶烘培室,儲茶間,現則作為文教基金會的辦公室。
        後棟改建於1933年,全棟為二樓半磚造木構的洋風建築,一樓大廳前高掛「瑤林衍派」大匾,廳前有一天井,天井左前方鑿了一口水井,二樓正廳為神明房。




 
         



女兒牆上佈滿吉祥福祿壽的圖騰,山牆上鑲了大大“許”字,最上端還做了一隻展翅的老鷹,氣宇非凡,大大彰
顯許家在事業上的非凡成就
                

            進入大廳,映入眼前的是題有”遷鶯報喜”的匾額,下方擺著當年主人翁娶媳婦的結婚照,也放置許多婚禮必備的用具。大廳兩側的廂房,已改成展覽室及講堂教室,拍了張照片才看到請勿拍照的告示,急忙收起相機,這間講堂約可坐二十多人,現代化的講學設備一應俱全,的確是基金會辦理展覽、教育訓練的大本營。




        從簾珠門進入,走下長條狀的唐山石所砌成的台階,便進入許家的後院,百餘坪大的庭園是當年主人家的後花園,最角落有一棵百年龍眼樹長得非常茂密,整座花園草木扶疏;為了觀光客的需要也整建了兩間男女分開的廁所及洗手台,花園裡也做了藝術造型的坐椅,造型十分可愛,吸引不少遊客拍照。






就連整棟建築的最後立面,也用紅磚砌得一絲不苟,捷發茶莊四個字高掛女兒牆上。

        從大廳旁的樓梯往上爬,洗石子的陡梯,原木製的扶手,讓我們再見視主人家的氣派。二樓是未開放的神明廳,但卻有罕見的迴廊與美人靠,可俯視一樓。




        再往上爬,頂上雖無他物,但欄杆仍洗石子,且方正樸實。從三樓可眺望遠方,向下則可俯視中庭。


        走出捷發茶行,對西螺老街好像更清楚、更親切了;他不再只是一條聚有輝煌歷史的街道,他是活生生的現代史,西螺人還在塑造他,連身為觀光客的你我除了見證他,也有可能幫他寫歷史,或許也有可能成為西螺延平老街的一份子。
       
        再回頭看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鐵鑄的招牌,門前的裝飾藝術品──牛,似乎不停的在呼召──大家一起來關懷延平老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