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逵文學紀念館一樓為人間楊逵展示區,二樓為文學的楊
逵展示區,正後方B棟一樓為文學交誼中心;二樓為社團展覽館、左後方C棟為歐威紀念特展館。
歐威紀念館座落在楊逵文學館的左後方,他也在述說另一位新化人的故事,一位37歲就逝世的演員(本名黃煌基1937.9.16~1973.12.01),在18年的演藝生涯中,演活了很多角色,曾兩度奪得金馬影帝〈秋決〉、〈故鄉劫〉,亞洲影展最佳男配角獎〈養鴨人家〉,美國獨立製片人協會最具前途影星金武士獎〈蚵女〉.........因時間不夠只能約略看一下這位演出精采人生的新化影帝。
文學館旁邊就是街役場,這棟興建於1934年仿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戲院的街役場,原是當年新化郡役所,光復後改為新化鎮公所,到現在還氣宇軒昂,只不過現在它早已變成古蹟餐廳了。
看到它被保存、且活用的很好,其實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因它原址雖然在此,但是在2000年時卻「搬家」了,先班至311工使遠的地方暫放,等地下停車場整建好後再搬回來,一來一往,雖大費周章,但當地政府卻動用了千餘人,同心協力來完成。
被認為高難度的陸上行舟移厝工程,前置作業為五十天,從遷出到遷回固定分五步驟進行。
首先將進行基礎補強,將街役場地坪挖開,重新於磚造基座底部以H型鋼焊接新的地樑,並於H型兩側組立模板、灌注混凝土之後完成地樑製作。
接著就是在樑底側裝設同步油壓機千斤頂,將整個建物托高,使其離開地面,再於地樑底部襯以鋼管滾輪,準備進行搬遷。
第三個階段進行遷出,於建築物四周架設捲揚機,開始慢慢帶動建築物,且建築物務必保持平衡,直到移至 青果市場暫時安置為止。
原址地下停車場工程完成後,再將街役場建築物沿原路線遷回原址,其所需技術與時間與遷出相同。
遷回街役場建築物後,依建物之地樑與停車場之頂板錨釘固定,並重新處理週邊廣場景觀,整體搬遷工程才告完成。(本段引用自「街役場─1934古蹟餐坊)
拉斷的大繩掛在餐廳內的牆上 |
大廳的地板下還保留搬遷的繩索 走進裡面看看新化區公所如何活用街役場! |
好有感的餐廳,坐下來用餐吧,點了兩客套餐,口味還蠻不錯的!
有沒有流口水,我很少拍餐點,那天也忍不住拍了幾張,真的色香味俱全。
餐後,在門口合影,再看看圓弧形水平出簷的設計,屋身以洗石子裝飾,正門用窯燒十三溝面磚,看起來不但線條優美且耐看。1934年興建到2000年也不過七十幾年,但當地人用盡心思的把他保留下來了,活用了,成為活的文化資產,反觀嘉義郡役所年代更久遠(1920年建),雖經包括瑞霞在內的文史工作者,極力奔走保存,甚至對簿公堂,但卻在2010年被地方政府拆除殆盡。
該走了,再回頭看到水中的黃小鴨,街役場美麗的倒影也在水中,他很真實。
豐盛的沙拉 |
用餐環境很棒 |
五分熟的沙朗牛排 |
芒果蛋糕裝置得很可口 |
餐後的咖啡也在水準之上 |
有沒有流口水,我很少拍餐點,那天也忍不住拍了幾張,真的色香味俱全。
餐後,在門口合影,再看看圓弧形水平出簷的設計,屋身以洗石子裝飾,正門用窯燒十三溝面磚,看起來不但線條優美且耐看。1934年興建到2000年也不過七十幾年,但當地人用盡心思的把他保留下來了,活用了,成為活的文化資產,反觀嘉義郡役所年代更久遠(1920年建),雖經包括瑞霞在內的文史工作者,極力奔走保存,甚至對簿公堂,但卻在2010年被地方政府拆除殆盡。
該走了,再回頭看到水中的黃小鴨,街役場美麗的倒影也在水中,他很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